剪纸艺术——一纸剪刻呈万彩 好评度:98%

所属项目:中华民族传统手工业非遗技艺传承与创新 项目来源:国家项目 单位:杭州职业技术学院
开课时间: 2017-08-17 总学时:36
报名人数: 3441 可见性: 公开
开课周期: 2023年秋季
培养学生对于剪纸技术的撕纸剪法、贴纸剪法、剪纸剪法、刻纸剪法流程的了解,将该技艺得以传承与推广,通过对剪纸艺术的系统介绍,使学生深入了解剪纸的发展历史、文化影响、风格流派和大师精品等信息和资源;通过对剪纸技法工艺、操作流程、装饰应用和推广创新的教学和示范,为院校教师、学生、企业员...

每日收藏

+0.5 知币

课程详情 公告 评论

课程简介

培养学生对于剪纸技术的撕纸剪法、贴纸剪法、剪纸剪法、刻纸剪法流程的了解,将该技艺得以传承与推广,通过对剪纸艺术的系统介绍,使学生深入了解剪纸的发展历史、文化影响、风格流派和大师精品等信息和资源;通过对剪纸技法工艺、操作流程、装饰应用和推广创新的教学和示范,为院校教师、学生、企业员工和国内外爱好者能够进行剪纸技艺的艺术实践,逐步走上自行创作的路子,进一步弘扬这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的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”打下坚实的传习基础。

课程目录

  • 课程概览
  • 项目一 剪纸简史
  • 项目二 剪纸风格
  • 项目三 技法工艺
  • 项目四 装饰应用
  • 电子教材
  • 应用案例
  • 微课
  • 实训项目
  • 学生作品

课程标准

剪纸艺术课程标准

 

课程性质:人文素质选修课   课时:34课时  适用专业:通适专业

 

1.前言

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,是一种用剪刀、刻刀而成的艺术品。我国民间剪纸历史悠久,土生土长,像原野的花,散发着的芳香,也是民间通俗的群众艺术。从各地出土文物中发现最早的剪纸是南北朝时期(公元386—公元581)的作品大约有1600多年。在一千多年的时间中逐步发展至今日基本形成了二个独特的风格;一个是北方剪纸(以长江北面为北方风格,其代表作是陕西、西安、天津、山东等地为主),它主要表现了淳朴浑厚,豪放粗犷。一个是江南剪纸(以长江南面为南方风格,其代表作是浙江、广东、安徽等地为主),它主要表现了玲珑剔透,纤细秀丽。郭沫若曾在《剪画选胜》一书中写着:“曾见北国之窗花,其味天真而浑厚,今见南方之刻纸,玲珑剔透得未有,一剪之趣夺神功,美在民间永不朽。”  而且鲁迅对剪纸也有很高的评价,他说:“有地方色彩的,倒客易成为世界的,即好别国所注意。”因为我国的剪纸,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,作为一种民间艺术,在国内外广为流传。

1.1课程的性质

剪纸艺术课程是一门人文素质选修课。为培养学生对于剪纸技术的撕纸剪法、贴纸剪法、剪纸剪法、刻纸剪法流程的了解,将该技艺得以传承与推广,特别设立本课程。

适用通适专业,建议课时34学时。

1.2设计思路

自从有剪纸以来,我国传统剪纸可以说是没有固定的形式,它始终是在不断地发展,不断地变化,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风格。而适应其当时人的欣赏习惯和时代的需要。也是历代劳动人民根据各自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,形成了不同时代,及各民族而独特的民族思想和风俗习惯。所以说剪纸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密切地联系着民俗和实用的结合。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,文化教育的不断普及和提高,艺术风格的影响,传统表现主体也在转移,表现形式也在变换。同时所采用的材料和表现手法又在不断更新,不断地变化。如剪、刻、撕、拼、贴等处理方法和新材料及工具的应用,使民俗风情、社交礼仪、美化生活之中,所以说剪纸不是单独的纯艺术,它是和实用艺术相结合的。因为剪纸艺术活动原本就与民俗习惯紧密结合,根植于民间,有深厚的群众基础,为群众所喜闻乐见。如窗花、灯花、鞋花等等。由此可以看出剪纸时时处处与生活密不可分,而且无形中也起到了教育人们和传播文化的作用,使心灵美、艺术美和生活美达到了和谐的结合。可以说,剪纸艺术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,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,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、道德观念、实践经验、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,具有认知、教化、表意、抒情、娱乐、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。

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为:理论与实践并重,学做评合一,强调技艺操作和创作应用。教师通过对剪纸艺术的系统介绍,使学生深入了解剪纸的发展历史、文化影响、风格流派和大师精品等信息和资源;通过对剪纸技法工艺、操作流程、装饰应用和推广创新的教学和示范,为院校教师、学生、企业员工和国内外爱好者能够进行剪纸技艺的艺术实践,逐步走上自行创作的路子,进一步弘扬这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的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”打下坚实的传习基础。

2.课程目标

该课程的核心技能在于对剪纸的风格、技法工艺和关键环节技法的掌握,以及自主创作鉴赏能力的培养,培养学生的独立创作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。

2.1  知识目标

l 了解剪纸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、流派和风格,掌握剪纸的发展史;

l 了解制作剪纸的技法工艺,使用的材料和工具;

l 了解剪纸操作中的特殊工艺;

l 了解各种流派剪纸风格,掌握创作思维方法;

l 了解剪纸在古代和现代,国内和国外的发展,剪纸艺术创新的发展方向;

l 了解剪纸代表性的非遗传承人和作品风格。

 

2.1 技能目标

l 能熟练运用剪纸材料和工具;

l 能用艺术表现技法创作剪纸造型;

l 能用材料和工具完成剪纸所有工序;

l 能独立完成剪纸制作;

l 能掌握几种不同风格的剪纸技法;

l 能用剪纸进行特定的主题装饰,懂得剪纸的艺术鉴赏。

 2.3 素质目标

l 培养学生的对民间传统文化技艺的兴趣;

l 提升学生在传统文化创意方面的创新能力;

l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;

l 培养学生的匠心修养和创新意识;

l 培养学生的剪纸“非遗”传承意识。

3.课程主要内容和要求

 

1 雕版印刷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目标

 

序号

工作任务

(课时)

模块

知识目标

技能目标

素质目标

资源量

1

剪纸简史

3

发展

历史

1.了解剪纸的起源

2.了解剪纸的发展

3.了解剪纸的农耕艺术

4.了解现代剪纸与传统剪纸的形成

能了解剪纸的发展史(先唐、唐代、宋代、明清、近现代)

培养剪纸的兴趣

资源总数达592个以上(活跃度高的资源不低于60%),其中视频资源450个、动画资源4个、文本资源50个、图片资源55个、课件资源18个、微课资源15个、习题库200

文化影响

1.了解剪纸的传说故事

2.了解剪纸的民俗风情

能叙述剪纸相关的传说、文学作品、民俗、用途等

2

剪纸风格
 
3

北方派

1.了解北方剪纸风格代表性特点、

2.了解北方剪纸风格代表性传承人及作品

河北蔚县剪纸、陕西剪纸、山西剪纸和山东剪纸的典型特点和代表性作品

 

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

江浙派

1.了解江浙剪纸风格代表性特点、

2.了解江浙剪纸风格代表性传承人及作品

浙江剪纸、江苏扬州剪纸的典型特点和代表性作品

南方派

1.了解南方剪纸风格代表性特点

2.了解南方剪纸风格代表性传承人及作品

广东佛山剪纸、湖北沔阳剪纸和福建剪纸的典型特点和代表性作品

3

技法工艺

15

手法表现

1.撕纸剪法

2.贴纸剪法

3.剪纸剪法

4.刻纸剪法

1.    掌握常用四种表现手法之一;

2.    了解四种不同技法的异同。

匠心素养

剪纸工具

1.  剪刀

2.  刻刀

3.  油盘

4.  压棒

1.熟练掌握工具的运用;

2.能够选择工具的好坏

3.掌握工具的保护方法。

匠心素养

剪纸技法

1.  阴刻(剪)

2.  阳刻(剪)

掌握阴刻(剪)与阳刻(剪)的区分

匠心素养

剪纸造型

1.   平视构图

2.   叠法构图

3.   线条构图(阴刻要断,阳刻不断)

4.   内圆外方

掌握剪纸的创作方法

艺术鉴赏能力;创新能力

4

装饰应用

13

剪纸创作

1.   疏密

2.   布局

3.   透视

4.   纹样(锯齿纹、月牙纹、太阳纹、曲线纹)

能够独立创作一副剪纸

创新能力

作品展示

1.   了解剪纸的推广应用价值、方式和成功案例(窗花、灯笼、喜庆、装饰等)

2.   了解剪纸韵味(刀法、线条是否流畅)

3.   了解剪纸装裱

1.   会读剪纸;

2.   会运用剪纸;

3.   懂剪纸装裱。

 

 4.教学建议

4.1教材编写

1)本课程是一门以学生技能掌握为主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,课程教材由课程主讲老师(剪纸艺术非遗传承人)编制而成的活页教材。教材为学生提供知识、技能和习题,并配以图片说明实训操作关键点,能让学生通过剪纸艺术非遗传承人的示范实践,在学做一体中掌握知识和技能。

2)本教材的编写紧密结合本课程标准,在内容上涵盖所涉及的油剪纸技艺研习所需要的素质项目内容。

4.2教学建议

该课程是一门人文素质选修课程,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底蕴和美学基础。选修课程前,应先了解剪纸艺术的发展历史和民俗风情,了解剪纸艺术的博大精深,充分认识剪纸艺术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性。

1)全面把握课程目标

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课程目标,以学做合一的课堂形式,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,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。

2)引导学生自主学习

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者向学生自主学习练习的引导者、组织者转变,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,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,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。

3)充实教学内容

本课程强调剪纸艺术非遗传承人的理论讲授和实践指导,为了更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,主讲教师应该充实教学内容,关注剪纸艺术的最新发展和国外传播情况,从深度和广度上引导学生,从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上启发学生,使学生能沿着本课程所设想的任务模块和评价标准前行。

4.3教学条件

为更好地组织教学工作,本课程授课需要相对独立的教室,面积在40平方以上,上课人数以30-45人左右为宜。

网络课程在微知库平台完成,微知库平台保障网络平台的正常使用,学校保障网络畅通。

4.4教学评价

平时的作业考查。每次所布置的作业和练习,都计入平时成绩,占总成绩的 40 %。主要作业有:剪纸制作(工具操作、工序流程)、剪纸创作(技法、构图、造型、美观)、装饰应用(主题风格、创意元素)及课堂提问、参与讨论、作品点评等方式。

课程结束的考试以创作作品为主,进行综合考查,给出学生分数。主要考查的内容和指标有:剪纸的工艺效果,包括工具技法、构图、造型、画面是否符合工艺要求,整体是否和谐美观;剪纸的艺术表现效果;剪纸的装饰应用。

课程教学结束后,展出并推广学生的剪纸作品,扩大教学影响和文化传播。

 

2 考核评价指标href="http://

 

序号

指标

占比

说明

1

视频

40%

平台按学生实际看完素材的比例计算分数

2

作业测验

20%

完成网络端发布的全部课后作业

3

课堂提问

10%

学生在论坛发贴6次为满分,可以自主发贴也可以回复其他同学的问题

4

访问

10%

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至少访问10

5

考试

20%

完成教师在考试端发布的试卷

合计

100%

 

最终成绩=平台(40%,登录次数、在线时间、素材观看情况)+作品(40%,剪纸特点、刀功线条、图题相符、原创性)+平时(10%,三次线下课出勤率)

4.5 课程资源

1.乔晓光《剪纸艺术》http://video.artron.net/20141111/n675255.html

2.纸艺网 http://www.zhidiy.com/jianzhi/page_14.html

3.周是一 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读物·剪纸入门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

 

授课老师

  • 张杰
  • 方建国

报名学习者


  • 匿名

  • 匿名

  • 匿名

  • 匿名

  • 匿名

  • 匿名

  • 匿名

  • 匿名

  • 匿名